当前位置:容颜决>历史军事>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第395章 备战进行时各路诸侯调兵遣将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5章 备战进行时各路诸侯调兵遣将(1 / 2)

此次讨董矫诏的发布,曹操不仅让麾下诸位军师前去通知了附近的诸侯,还让军中将士在兖州境内的各个郡县张贴了讨董檄文。

曹操之所以这般大费周章,他的主要目的就是欲以此来占据大义,聚拢人心!

本以为此次讨董檄文的散布,会极其的艰难繁琐,但令曹操意想不到的是这檄文散布,仅用了一个月余便传播到整个大汉十三州各个郡县,天下人得知此消息后,皆为之震惊。

檄文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的传遍大江南北,并非是曹孟德所为,而是这其中有豫州袁术及三途河组织在暗中做推手。

檄文的散布工作,如此繁琐复杂的大工程,主要依赖于豫州袁术直接统领的三途河组织这张遍布大汉十三州的情报网,方才能够顺利完成!

兖州曹操在遣人将讨董矫诏传入豫州袁术这里时,袁术得知消息后,便第一时间召来了海东来和袁方,让他们安排三途河组织秘密协助兖州军将檄文散布出去。(交州因为过于往南,纵使诸侯有心也无力前来支援,也就没有遣人去发布檄文;司隶这里,怕打草惊蛇,也同样没有让檄文的消息传播进去;草原那里和辽东就更不用说了,根本没有檄文传播过去,乃至董贼夜宿龙床的暴行都没传过去。)

三途河此次特意配合曹操散布檄文而纳入了大量三教九流之辈,这使得原本纯洁的组织内部鱼龙混杂,已经不再适合日后的情报工作。

正巧袁术早有将三途河拆分重组的想法,如今时机成熟,也好将三途河组织从暗中转为明面上来,至于那些三教九流之辈,能人采用之,无能者则战后剔除,或者是编为组织外部成员!

如此大的工程,三途河组织在海东来和袁方、戏志才、董昭等文臣的统一指挥下,井然有序的把檄文发散到各个州郡,各路诸侯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后,当即便将高层将领和文臣召集回来,商讨此次讨伐董贼,具体的出兵人数。

青州刘备,本就按耐不住讨伐董贼、匡扶汉室的激动情绪,如今得知曹操发布檄文联军讨董,于是他急忙召来军师周术、徐庶和武将张定边、王彦章、雷横、朱仝、郑天寿、燕顺、祝龙、祝虎、祝彪、栾廷玉、栾廷芳等几十余将领,开始分配此次负责守家和随军北上的人员。

首先,此话题被刘备所提出,张定边和王彦章这两位猛将兼义弟是当仁不让的要追随他一齐前往虎牢关的!

而剩下的将领中,为防御北海王世充趁机率兵西进,于是刘备便将栾廷玉、栾廷芳和索苞、孟康、白顺、徐京、梅展、田豫、牵招、盖世雄、王彦、王彦升、王彦童、王彦超这些人留在了青州,负责正常的守家和防御备战。

再然后,刘备又从将领当中选出雷横、朱仝、张必先、郑天寿、燕顺、袁朗、刘梦龙、祝公道、祝朝奉、祝万年、祝永清、祝龙、祝虎、祝彪、祝臂,让他们跟随自己北上讨伐董卓的西凉军!

除这些选中的将领以外,刘备还在徐庶和周术的劝说下,前往营中监牢劝降了之前的敌将:任原、诸葛昂、张旺、张德禄,并且为防止他们在后方的青州搞小动作,刘备特意把他们四人带入军队当中,任小将之职,随军作战。

青州将领方面分配完毕,关于军师这里的话,刘备将徐庶和周术带去参与讨董联军,而房默、房旷、简雍(最近招揽的)这三位文臣则临时充当起守家的谋士,坐镇后方!

徐州陶谦,其忠于大汉,为汉臣食汉禄已有数十载,如今得知曹操散布讨董檄文的消息后,他当即将徐州军中所有文武官员全部召集过来,然后商讨此次讨董的人选。

对于陶谦来说,此次联军讨董有袁绍、曹操、袁术这几方强力核心诸侯参战,他这个小老儿也没啥露脸的机会,随便带上些心腹爱将前去搏个名望就行了,至于家里的话,让之前那帮降将负责便可以。

毕竟相处这么久了,陶谦对萧衍和陈霸先他们还是比较放心的,纵使自己率军参战讨董联军,他们在家中相互制约也断然不可能造反!

此次参加讨董联军,陶谦带上了陶宗旺和陈显达、孙乾、笮融、糜竺、糜芳、刘三刀、曹豹、卞庄子、屠岸夷、吾丘鸠这些心腹,然后为保险起见又带上了白瑜娑、左孝友、柴保昌、彭虎、郭子和、汲桑、葛荣、杜洛周这些人。

至于负责守家的人员,则由萧衍带上张僧繇、萧铣、丘和、杜之松、雷长颍、萧道成及十几员悍将,负责徐州北部的防守(主要是防守陈友谅突然向东进犯徐州,守住的西北大门)。

而徐州南部,陶谦则是让陈霸先带上了陈蒨、陈叔宝、陈叔达、周铁虎、尚司朗、萧摩诃及十余位武将能臣,负责西南大门,防住敌人背刺!

兖州曹操势力,曹操自从组织郭嘉他们前往发布檄文以后,便火速将张奎和曹纯、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他们给抽调了回来,然后又召集来全体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