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其他类型>汉末:家祖乡啬夫> 第237章 唇枪舌剑,割袍断义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7章 唇枪舌剑,割袍断义(1 / 4)

第237章 唇枪舌剑,割袍断义

周琦的声音,清朗而富有穿透力,很快就传到了袁绍的耳中。

周琦先命人射住阵脚,搞清楚双方之间的距离,而后示意麾下诸将止步,自己却是纵马缓缓朝着阵前走去。

袁绍以及麾下文武都没想到,周琦居然如此有魄力,敢单人独骑走到阵前。

周琦没有走得太过靠前,就勒住了缰绳。

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自从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以后,周琦对于自身的安危就特别注重,不会犯下孙策那样低级的错误。

他之所以让人率先射住阵脚,就是为了探查安全距离。

周琦命射箭之人乃是神射手,臂力过人,箭矢已经探出了弓箭的最远射程。

周琦如今所待的位置,哪怕袁军之中有神射手暗中放冷箭,也很难射过来。

就算勉强射过来,恐怕也没有了什么威力。

周琦久经沙场,武艺从未落下,又是身披两层铠甲,对于箭矢的防护能力颇强。

周琦虽然做了万全准备,可是袁绍军中士卒却并不知晓,看到对方主帅如此有魄力,全都暗自称奇。

袁绍见状,不由眉头微皱。

他是一个好脸面之人,看到周琦刚刚出场,就压了自己一头,自然感觉心中不爽。

袁绍正在思索如何回击之时,却是再次听到了周琦的声音:“本初兄既然邀孤阵前一叙,为何躲在阵中不敢出来相见?”

周琦话音落下,本阵之中当即传来了哄笑声。

袁绍见状,不由脸色阴沉。

他本以为,周琦依靠袁氏起家,此前又颇受自己恩惠,今日哪怕双方兵戎相向,对方也应该心存感激才对。

未曾想,周琦刚刚抵达阵前,三言两语间,看似温文尔雅,好像是老朋友许久,实则绵里藏针,句句切中要害。

而且在自己面前不称“弟”,反而敢称“孤”,也多少让袁绍心中不爽。

他知道,今日过后,双方那本就摇摇欲坠的友谊小船,再也承受不住狂风暴雨,肯定会翻船被惊涛骇浪所吞没。

面对周琦,袁绍自然不愿落于人下,当即亦是拍马上前,独自来到了阵中。

不过袁绍也非鲁莽冲动之辈,催动战马来到了周琦军中神射手射出的箭矢前面一点,亦是勒住了缰绳。

这个距离,也能保证袁绍的生命安全。

两大诸侯看似全都云淡风轻,实则浑身长满了心眼。

看到自家大王亦是单人独骑奔入阵中,本来还为周琦气势所震慑的袁军,此时也都脸色振奋,暗自在心中为自家大王鼓掌呐喊

“子异贤弟,的确是多年未见啊!”

袁绍心中虽然恼怒周琦装腔作势,表面却仍旧露出一副久别重逢的模样,语气之中甚至还带着些许激动。

袁绍继续朗声感叹道:“昔年于雒阳之中,初次与子异相见,还是因为有曹孟德写信举荐,孤才想结交一下子异。”

“忆往昔,子异不过出身寒门,被司隶校尉阳使君看重,这才在司隶校尉府担任都官从事。”

“彼时你我全都年轻意气,相交不论出身,每日高谈阔论,何等潇洒肆意。”

袁绍的这番话,看起来是在回忆二人相识的场景,实则绵里藏针,暗讽周琦出身卑微,自己却是折节下交,与之成为朋友。

短短几句话,袁本初年少意气,愿意折节下交的小孟尝形象,顿时跃然纸上。

袁绍仍不罢休,而是继续朗声说道:“当年你我在雒阳相交莫逆,何等逍遥自在,可惜司隶校尉阳使君为宦官陷害,死于狱中,就连子异亦被曹节那厮通缉。”

“彼时曹节权势滔天,孤心忧挚友安危,几乎动用了袁氏能动用的所有关系,才勉强保住子异,并且举子异为安丰县长。”

“直到曹节病逝,黄巾乱起,家父更是力荐子异为中郎将,率兵讨伐叛逆。”

“及至后来,子异因病辞官,王国、韩遂叛乱,也是袁氏力荐子异为左将军,起兵讨伐叛逆。”

“昔日你我虽为异姓,却意气相投,亲如兄弟,心中都想着兴复汉室,匡扶社稷。”

“未曾想,子异自担任扬州牧以后,便开始藐视朝廷,无诏而擅自攻打有汉室宗亲治理的荆州、益州,甚至行大逆不道之举,居然另立朝廷,分裂大汉。”

“子异此举,可对得起伱我二人往日情谊,可对得起袁氏再三举荐之恩,可对得起先帝之厚爱!”

袁绍的声音越来越高亢,最后甚至变得声色俱厉。

这番话传入两军阵中,顿时引起了不小的骚乱。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如今互为敌对的两大诸侯,居然还有此等渊源与过往。

特别是那些袁军士卒,听完了袁绍之言以后,更是窃窃私语,暗骂周琦忘恩负义。

就连许多不知情的周琦麾下士卒,看向周琦的眼神也有些变了。

面对袁绍的忽然发难,周琦却是不为所动。

袁绍所言看似没错,实际上很多地方都不值得推敲,也只能糊弄一下不知道实情的普通士卒。

袁绍以及袁氏对周琦最大的恩惠,莫过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