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其他类型>汉末:家祖乡啬夫> 第234章 孟德抉择,子异心思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4章 孟德抉择,子异心思(1 / 4)

第234章 孟德抉择,子异心思

雒阳。

曹操领兵进入大汉百余年所在的都城,看着曾经无比繁华之地,变得如此残破,不由心情沉重。

他转头对着郭嘉说道:“料想长安先后经过董卓、李傕、郭汜之乱,以及去岁的大饥荒,民生恐怕比如今之雒阳更加凋零。”

“曾经作为天下中心之地,如今却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吾一心匡扶社稷,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眼睁睁看着雒阳变成这般。”

说到这里,曹操想到如今诸侯混战,百姓仍旧流离失所,忍不住潸然泪下。

郭嘉看到神都雒阳此等模样,亦是感到心中沉痛,最终只能安慰曹操道:“正是因为群竖横行于天下,才需要明公此等豪杰平定乱世,还天下百姓以朗朗乾坤。”

“雒阳今日虽然残破,只要明公好生经营,未来必然会再度成为天下中心!”

曹操抹掉眼泪,振奋精神,道:“吾必穷极一生,让洛阳再度变得繁荣昌盛起来!”

曹操既得雒阳,一面招收流民重建旧都,一面继续引兵西进,剿灭仍旧盘踞在关中的西凉军残余。

这些年,曹操占据四战之地的兖州,身边都是强大的诸侯,几乎始终面临腹背受敌的境地。

与那些强邻相比,如今早已分裂、衰败的西凉军,反倒显得不堪一击。

曹操亲自披甲执锐,每战必然在先,麾下将士皆愿效死,又有郭嘉这位顶级谋士辅佐,在关中可谓是所向披靡。

李傕、郭汜先后兵败被杀,张济、张绣叔侄二人,以及其余西凉军将领,迫于局势先后投降。

曹操又击败盘踞河东的白玻贼,获得户口数万,皆迁往雒阳附近屯田。

曹操势如劈竹,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关中,最后直接打到了长安,并且占据陈仓。

直到此时,曹操才知道什么叫做千里无人烟。

曹操看着这片曾经无比繁华的膏腴之地,如今变成这般模样,久久不语。

郭嘉趁机劝道:“明公可派兵驻守陈仓,而后迁兖州之民充实关中,扼守关中天险,再寻机争夺天下。”

曹操闻言,却是有些迟疑了。

按照郭嘉和荀彧此前的建议,让曹操放弃自己经营了多年的兖州,将境内百姓全都分批迁往关中,而后依仗关中之地利以及沃土,好生经营再寻机争夺天下。

之所以如此建议,只因曹操如今未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加历史上许多投奔曹操的文臣武将,如今都在周琦麾下效力。

以致如今的曹操,实力远远不如历史上那般。

最为重要的是,袁绍实力比历史上膨胀许多,更是提前数年平定了河北。

曹操若不让出兖州,必然会跟袁绍对上。

历史上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已经占据关中、兖州、豫州、徐州,还有盘踞幽州的鲜于辅等人投效,与袁绍相比却仍旧宛如以卵击石。

现在的曹操,只占据兖州这个四战之地,也没有天子以及诸多文臣武将,若不避其锋芒,只能被袁绍碾压成齑粉。

正是为此,郭嘉、荀彧才劝说曹操,放弃兖州转而攻占关中,先避袁绍锋芒,再寻机争夺天下。

别看关中如今十分残破,可是作为八百里秦川,又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发家之地,更是汉朝的经济政治中心,只要能够拥有足够的人口,很快就能发展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郭嘉、荀彧劝说曹操迁兖州之民入关中了。

乱世之中,最重要的资源当属人口,其余才是地盘。

若空有地盘而无人口,又有何用?

眼看曹操仍旧有些迟疑,郭嘉却是劝道:“夫东都雒阳者,绵延数百年也。其东有成皋,西有崤[xiáo]函、渑池,背靠黄河,前临伊、雒二水,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足以为长安屏障。”

“关中左有崤函之险,右有陇蜀丛山之溢,土地肥美,沃野千里;南有巴蜀富饶之地,北有胡苑牧场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

“关东诸侯可图,则引兵东进以图天下。若不可图,则可西取陇西,南攻巴蜀。”

“至不济,亦可据关中而守。”

“彼时闭关招收流民,广开商路,鼓励生育,与民休养生息十数年,关中必然复为天府之国。”

“昔年秦国据关中而得天下,明公亦未尝不能因关中而匡扶社稷。”

“反观兖州,四战之地,明公在此征伐多年,仍旧腹背受敌,难得寸进。”

“若袁本初迟迟不能平定北方,明公尚可趁机往南扩张,寻机与之一决胜负。”

“然当今局势,公孙瓒覆灭就在近日,袁绍若得北方四州,必然引兵南下,彼时明公若仍据兖州,又当何去何从?”

“明公若迁兖州之民入关中,初期虽会消耗大量钱粮、人力、物力,然于长远来讲,却是利大于弊。”

曹操闻言,却仍旧有些迟疑。

并非曹操优柔寡断,可是贸然让他放弃经营多年的基业,转而来到残破不堪的关中,任谁也都有些不甘心。

而且尽迁兖州之民,说起来简单,想要做到这点却是无比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