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其他类型>汉末:家祖乡啬夫> 第198章 以身入局,胜天半子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8章 以身入局,胜天半子(1 / 5)

第198章 以身入局,胜天半子

庐江郡,舒县。

城门口,一位衣着破烂的妇人,怀中抱着不足两岁的孩童,跪在路边。

妇人身边,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还算工整的字迹:孩子病重,急需钱财救命,希望好心人能够施舍一二。

来往行人,虽然发善心者不在少数,却也最多只是扔下几枚五铢钱,对于孩子的病情却宛如杯水车薪。

不远处,二十五六岁的年轻男子,风尘仆仆而来。

当他看着映入眼帘的舒县城墙以后,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笑容。

“庐江郡哪怕被吕布祸害过,繁华程度仍旧远非南郡所能媲美,看来我自襄阳前来庐江,并没有错。”

他加快了步伐,正准备进入城中,却是隐隐听到路边有女子哭泣。

男子止住脚步,走到了跪在路边的女子身旁,看到牌子上面所写的内容以后,问道:“你家孩子患了什么病,需要多少钱?”

女子抬头,发现男子虽然衣着朴素,却也随身佩剑,而且眼睛十分明亮,好像充满智慧,当即知道对方并非常人。

她急忙说道:“孩子得了喘鸣之症,长期用药已经让家中山穷水尽。姎多方打听寻得一良医,可是治疗此病需耗费半年之久,每日都要服用名贵药材,至少要花费二十万钱。”

“姎实在拿不出来,又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死去,这才在路边乞讨,若是惊扰了先生,还请勿怪。”

言毕,女子当即掩面痛哭。

男子闻言,却是眉头微皱,没有再多说什么,直接转头离去。

自从周琦开始在境内兴办书院以来,舒县境内由各大世家联合当地大儒、名士所创办的庐江书院,就成了许多学子梦寐以求想要前去求学的地方。

只不过,庐江书院对于招收学子的要求,却是非常严格。

能够进入庐江书院的学子,要么出身名门,有德高望重之辈举荐,要么就要过五关斩六将,在书院内通过极其严苛的考核,才会被收纳其中。

出身名门者,大多家学渊源,而且又有德高望重之人举荐,也能帮忙把关。

那些德高望重之辈,全都爱惜羽毛,所能够举荐的名额也都非常有限,并不会胡乱举荐庸才。

否则,这些人进入书院以后成绩垫底,或者因为屡次完不成学业被扫地出门,也会让举荐者脸上无光。

如此一来,也极大保证了庐江书院学子的质量,在里面求学的学子,哪怕没有毕业,都已经被各地郡县长官提前预定了。

可以想象,能够进入庐江书院的学子,未来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这种制度却明显对寒门学子极其不利,除非是那种有真才实学极度优秀的寒门子弟,否则在没有人举荐的情况下,想要进入庐江书院却是难如登天

不过就在这一天,庐江书院却是收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寒门子弟。

此人虽然在经学方面,不见得比世家子弟更出色,可是在兵法、谋略上面,却是让书院内的先生们都震惊不已。

正是为此,庐江书院才破格将此人招了进来。

被招进庐江书院之人,正是风尘仆仆自襄阳而来的青年男子。

只不过。

青年男子虽然靠着自己的真本事,被破格招进了庐江书院,却仍旧受到了那些世家子弟的排挤。

没有其他原因,只因男子出身与众人格格不入。

青年听完几堂课,感受着同窗们刻意的疏远与孤立,却是忍不住深深叹了口气。

这一日,庐江书院门口忽然来了一位抱着孩童乞讨的女子,正是当初在城门口哭泣的那位。

散学之时,许多人都看到了跪地哭泣求助的女子,虽然有些人起了恻隐之心,可是得知救对方孩子至少要二十万钱以后,不少人都是摇了摇头。

能够进入庐江书院者,大多都是世家之中品学兼优的子弟。

若只是一点小钱,他们倒也并不吝啬施以援手,奈何二十万钱毕竟不是小数目,这些人倒也没有圣母心爆棚,去花这个冤枉钱救助一个陌生人。

并非他们没有同情心,只因如今乃是乱世,哪怕庐江郡相对平稳很多,却仍旧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纵然是和平时期,苦难的人与事就已经很多了,想要发善心救济天下人,却根本不可能。

“某平生最讨厌有人乞讨,自己有手有脚,为何要放下尊严做如此事情?”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却从后方传来。

众人转头望去,发现来者正是不久前进入庐江书院的那位寒门学子。

众多世家学子闻言,全都大怒,对着青年指责道:“圣人教导,我等读书人当怀仁德之心,纵然不奢望你发善心去救济别人,也不至于如此落井下石吧!”

这些人出身世家,自幼衣食不缺,就好像关在笼中的金丝雀。

他们饱读诗书,觉得学了孔孟之道,就应该怀着仁德之心,兼济天下。

他们纵然没有出手接济妇人,却也见不得青年如此行径。

更何况,这些人都是被举荐才进入了庐江书院,对于青年这位依靠自己本事考进来的异类,本就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