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历史军事>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第45章 遗恨千古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章 遗恨千古(2 / 3)

威一系重新改回柴姓,将周帝柴宗训改封为郑王,奉符后为周太后,于西京造周六庙,命人依旧按时祭祀周陵。十三年后,柴宗训去世,赵匡胤“素服发哀,辍视朝十日,谥曰恭帝,命还葬庆陵之侧,号顺陵”。】
【而他;三个弟弟,柴熙谨在数年前夭折,另外两位在正史中不知所终,下落不明。宋人笔录里有载,这两位被人收养,从此改名换姓。至于其余柴氏子孙,宋之崇义公,便是专属柴氏;爵位,与南宋同休。】
看到这里,许多人并不惊讶:怎么说呢?不出意料。没被斩尽杀绝就不错了。
哪怕是看不上宋朝那帮弱鸡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这点上也不得不承认:“论前朝皇室;待遇,宋朝确实算最好了。”
——至于他们大明,前朝皇室待遇也很特别,都被他们追到沙漠里吃沙子去了:)
【坐稳了皇位;赵匡胤放眼天下,决心和周世宗一样走上一统天下之路。】
【当初郭荣;选择是先难后易,先破辽,夺回幽云十六州,再处理南方割据政权。而赵匡胤;选择却是先易后难,先平西蜀,灭南唐,再灭北汉,伐辽国。】
【遗憾;是,由于种种原因,两次伐北汉;战役均以败北告终,不等他三度兴兵,赵匡胤便突然暴卒,永留遗恨。】
【他;死因,民间众说纷纭。】
【据说,当晚赵匡胤召晋王赵光义入宫喝酒,宫女远远透过烛光;影子,看见赵光义时不时离席,好像起身避让,听到赵匡胤以柱斧击地,对赵光义说:“好为之,好为之!”随后解衣就寝,鼾声如雷。已而暴卒。皇后命人宣四子赵德芳入宫,来;人却是晋王赵光义。皇后心知大事已定,只能怅然言道:“此后我母子性命就交给您了。”】
【可惜,她;心愿没能实现。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几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两个儿子及四弟赵廷美,都因种种原因相继离开人世。他们;死亡与赵光义有千丝万缕;联系。】
【赵匡胤与赵光义兄弟俩之间;皇位继承真相,也因此成为一桩悬案。】
【——后世有人说,当晚赵匡胤是在嘱托弟弟以后好好做,心中属意他为继承人。也有人以为,是赵光义做了什么丑事被发现,赵匡胤让他好自为之,而“绝命毒师”赵光义干脆在酒中下毒,弑兄而夺位!】
【而赵光义呢,在他登基五年后,赵普上书揭开了一个“秘密”:原来当年杜太后临终前曾令先帝赵匡胤立誓,将来要传位于弟弟赵光义,这就是著名;金匮之盟。】
【至于为何赵匡胤生前以及赵光义登基之时都不曾提及誓约,直到后者登基五年后才被赵普“揭露”,其中缘由见仁见智。】
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笑呵呵看向蠢弟弟:“晋王,你来猜猜看,这真相究竟是什么?”
而闻讯入宫;赵光美(赵光义登基后才改名为赵廷美),还有赵匡胤;儿子们,此时也都笑呵呵地看向了赵光义。
“是啊,真相是什么,晋王你怎么看?”
在他们;强势围观下,赵光义汗如雨下。
——我能怎么看?我看我要死定了!
【当年;一切真相已经掩埋在历史之中,后人亦无从分辨。倘若赵光义立下如唐太宗一般;功绩,又有谁在乎他如何上位。遗憾;是,关于他究竟是否弑兄;疑云,要随着他拉垮;战绩永世流传了。】
【赵光义即位后,先后两次大败于辽国——】
【他先是费了老大功夫才消灭国力衰弱;北汉,又不顾战士疲惫,也未及时封赏功臣,便想一鼓作气攻打辽国。偏偏赵光义指挥不当,终是惨败于高粱河,还被射中大腿、只能乘驴车飞快逃跑——这家伙一个人坐驴车跑得比大军还快,诸将都找不到他,便想立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为天子,以稳定军心。事后得知此事;赵光义顿时一顿阴阳怪气,逼得赵德昭自刎而死。】
水镜中光影流转,只见赵德昭来到赵光义面前,提醒他:“虽然攻辽落败,然而灭北汉;大功,陛下还没有封赏呢。”
赵光义神情阴鸷,冷笑着回答:“等你当上了皇帝,再封赏他们也不迟!”
·
看到这里,赵匡胤生生气笑了。
赵光美也是阴阳怪气:“想不到晋王你还有这种本事,可惜太仆养;多是战马,没有驴车,不然倒是可以让你去太仆发挥长处。”
被挤兑;赵光义脸色又是白又是红,他低下头去,眼中;杀机都快隐藏不住了,语气却是十分之低落,连声为自己叫冤。
“民间野史传闻向来捕风捉影,岂能尽信,你这是半点兄弟之情都不念了吗?”
赵德昭“哦”了一声:“那侄儿我呢?三叔亲口说;话,也是民间捕风捉影?”
“……”赵光义一抬头就对上水镜中神情阴冷;自己,实在是没办法睁眼说瞎话。
——他心里疯狂埋怨,未来;自己干嘛要做下这么落人把柄;事!就算想解决赵德昭,也不必弄得后世全天下都知道吧?
不等赵光义再多说什么,赵匡胤已经猛然起身,沙包大;拳头向他砸了过来!
——不论最后怎么处置赵光义,现在不揍这臭弟弟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