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都市言情>一切从大唐双龙开始>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太玄经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太玄经(2 / 4)

沿着“足少阳胆经”,向着“日月”、“京门”二穴行去。

如此变化,自然是引得徐子义神色微变。

须知他刚刚并未运功,可体内的真气却在他目光落在图解上后本能运转起来,如此变化,显然这石壁图形的原因。

好在徐子义早已知晓这侠客岛的诸多神秘,因此当下也不在惊讶,直接凝神按其法门运转起来。

原来这石壁上所凋刻图形自然属实,可一旁的文字注解却暗含玄虚,这些人不明其意,早已身陷知见障之中。

因而才会扣起了字眼,自以为找到的图解真谛所在,殊不知真正奥秘,却藏在这些图解注释的文字的笔画之中。

徐子义在在第一幅图形前待了半个时辰后,便转而来到第二幅图形前,只见这西首的图形前站着一男一女正在比剑。

这对男女心无旁骛正在琢磨图解上的高明剑招,根本不为外界所动,徐子义见到二人如此痴迷,也不做声,自顾看起了面前的石壁。

石壁上第一句便写着:“吴钩者,吴王阖庐之宝刀也。”

徐子义初看着石壁字眼,忽得眼中精光一闪,明显看出了石壁文字所暗含的精妙所在,这些字是由人用高明指力留在洞内石壁之上。

其中一笔一划在寻常人眼中,自然看不出其中端倪,可徐子义经历行走诸天万界,早前更是与鲁妙子将少林寺奉为镇寺之宝的“易筋经”也曾探讨修炼。

其中易筋经修炼勘破“我相”“人相”,而这石壁上的字眼自然难不住徐子义。

只见壁上密密麻麻的刻满了字,但见千百文字之中,有些笔划宛然便是一把长剑,共有二三十把。

这些剑形或横或直,或撇或捺,在识字之人眼中,只是一个字中的一笔,可在徐子义眼中却分明是暗含一门运气法门。

不多时功夫这些字在徐子义眼中便全然变成一把把长长短短的剑,有的剑尖朝上,有的向下,有的斜起欲飞,有的横掠欲堕。

徐子义目不转睛将这一切看了下来,待到瞧到第十二柄剑时,突然间右肩“巨骨穴”间一热,有一股热气蠢蠢欲动,再看第十三柄剑时,热气顺着经脉,到了“五里穴”中,再看第十四柄剑时,热气跟着到了“曲池穴”中。热气越来越盛,从丹田中不断涌将上来。

如此变化,自然是引得徐子义心中微惊。

须知他刚刚未曾运气,只是瞧着这些字眼,自身真气便本能运转起来。

这石壁之妙,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徐子义心中一动,反而更是来了兴趣,于是便接下来看了过去。

只要目光落在石壁上所绘剑形,内力便自行按着经脉运行,腹中热气缓缓散之于周身穴道,当下自第一柄剑从头看起,顺着剑形而观,心内存想,内力流动不息,如川之行。从第一柄剑看到第二十四柄时,内力也自“迎**”而至“商阳穴”运行了一周。

原来这那一句诗中,其中笔画的方位指向,与体内经脉暗合,分明是一门精妙的运气法门。

其之成效,甚至比之任我行的吸星大法见效还要奇快无比!

徐子义只不过本能刚将这第二幅图解练完,自身内力便变得湍急无比,而丹田内傅采林的残余剑意却并未有任何反应。

见此,徐子义自是愈发来了兴趣。

察觉这图形上的妙用,徐子义自然不会废话,当下便将两幅图形的运气法门结合起来,原来这第一幅图形与第二幅图解的笔画均有贯串之意,当下顺着气势一路观将下来,果然自己体内的内息也依照线路运行。

短短一盏茶的时间,徐子义体内内息之湍急已至不可思议之境。

原来“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这两句诗看似是在传授剑法,实则却是一门勾连人内息的法门。

这门法门虽然还不及“太玄经”勾连周身经脉为一处的精妙,却也能周身数十大穴连至一处,因此徐子义内力才会变得湍急难测。

察觉其中妙用,徐子义不由眼露喜色。

因为自身数十大穴勾连一处时,傅采林残存在体内的剑意依旧未似受到惊扰,待其周身大穴勾连一处时,徐子义亦然有了将这残存建议从体内逼出的不少把握。

可想及“太玄经”的妙用,徐子义这时候反而收起了内心骄躁,全然一心沉浸在石壁之上。

这第第三个石室写着便是“银鞍照白马”,这字眼倒是毫无稀奇,而那图形中却是暗藏精妙。

只见这第三幅图所刻图形,却是画的一匹骏马,昂首奔行,脚下云气弥漫,便如是在天空飞行一般。

徐子义目光很快就落在那匹骏马脚下弥漫的云雾之下,原来细看马足下的云气,只见一团团云雾似乎在不断向前推涌,直如意欲破壁飞出。

徐子义看得片刻,内息翻涌,不由自主的身形一动,内息本能推动之下,整个人飘然已至石室门外。

这一招轻功变化,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